青岛:稳产保供“能力强”,乡村产业“再壮大”  第1张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农业根基稳,发展底气足。青岛市锚定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目标,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加快建设农业强市。11月22日下午,市办公厅、市新闻办联合召开“感受身边变化 共享城市美好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共同围绕“深耕乡村振兴 打造齐鲁样板”主题介绍相关工作情况。

粮袋子充盈,菜篮子丰富

“今年,青岛市农业稳步增产、农民持续增收、农村和美宜居,为全市稳物价保民生、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袁瑞先在发布会上介绍。

春种秋收,天道酬勤。今年,青岛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。“粮袋子”充盈,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20.2万亩,夏粮、秋粮生产双创新高,预计总产量316万吨左右。青岛通过科技改良、精耕细作来提高粮食单产,年内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1.7万亩,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设7个万亩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。“菜篮子”丰富,预计全年蔬菜、肉蛋奶和果品总产量分别达到650万吨、100万吨、100万吨以上,重要农产品综合供给水平持续领先全国同类城市。“质量关”过硬,全市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%以上,“青岛农品”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4年入围全国十强。
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前三季度,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27家,营业收入达到1853亿元,同比增长11.6%,数量和营业收入实现双增长,全市农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项目驱动力足,全市农业农村领域58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加快推进,累计完成投资73.37亿元、同比增长10.95%。龙头带动力强,优选32家农业“金花”和18家“链主”企业重点培育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5家。前三季度,全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999亿元,同比增长17.5%;农产品出口额321.6亿元,同比增长4.3%,青岛农产品已出口到173个国家和地区。

优先保障乡村振兴资金

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的决策部署,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,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打造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。”市财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鞠立果在发布会上介绍。

青岛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加大可用财力统筹力度,对乡村振兴资金予以优先保障。2020年-2022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执行数保持逐年增长。同时,制定印发《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》,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今年至少8%以上用于乡村振兴。

创新财政投入杠杆撬动机制。创新“拨改投”机制,在全国创新设立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,带动社会投资7亿元;创新“金融保险”机制,在已开展17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,又创新开展玉米收入保险、花生“保险+期货”等5项试点,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由“保成本”向“保价格”“保收入”转变;创新“信贷担保”机制,建立融资担保资本金补充、融资担保费补贴、融资再担保风险补偿“三补机制”,提升性融资担保机构实力和能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农村改革创新方面,青岛探索出了特色路径。今年以来,青岛市积极推动“12+6”国家和省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任务落实落地,全力做好农村产权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。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交易额亿元,今年新增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3227笔,交易额12.05亿元。11月14日,农业农村部批复青岛市等33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。

8部门联合开展爱心助农活动

当前,全市在田大、青萝卜、胡萝卜、大葱等蔬菜陆续上市。由于今秋降雨适中、光照充足、温度偏高,再加上技术指导到位,蔬菜总体长势良好。据农情调度,目前全市大田蔬菜面积65万亩,面积同比基本持平;产量260万吨,产量同比增长20%。

针对近期蔬菜集中上市、产量充足的实际情况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总工会等8部门将开展‘爱心助农 促销增收’活动,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指导菜农加强收前管理和适期收获及蔬菜冬季存储。开展摸底调研,开发“爱心助农 促销增收”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,摸清在田蔬菜的种类、面积、数量,全面、实时、准确掌握全市待售蔬菜情况,并将及时更新数据。启动促销活动,动员储备承储企业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超等单位,优先购本地在田蔬菜,广泛开展直、直销、促销活动;争取天猫、抖音、快手等电商平台的支持,组织开展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等。组织爱心购,发动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爱心购,推动本地在田蔬菜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军营、进社区、进机关食堂等。

来源: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